發表時間:2019/6/28 22:12:54 作者:萬健 瀏覽次數:1459

韻物細無聲——記山水畫家張緒生
張緒生出生于1945年,武漢市人。
中國書畫研究院理事、湖北分院副院長,湖北省書畫家企業家聯誼會理事,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會書畫研究分會顧問。湖北省書畫家研究會會員、武漢硚口書畫家協會秘書長。
張緒生很小的時候就喜愛美術,學生時期受到名師的教導,曾在海軍宣傳部從事油畫、雕刻工作,多年來一直在探索和追求藝術人生的道路,對中國畫、雕刻均有深入的研究,曾拜遇關山月等著名書畫家老前輩們的技術指導,以好學不倦的精神,勤奮努力,終有所獲,得到了行家的認可,大家的贊譽。
“錦繡河山美如畫”,每逢春秋季節,他就抽空奔赴祖國各地,大自然的山山水水、秀麗風光、美好河山,都是他寫生和創作的源泉。通過不斷的收集資料素材,再經過他的藝術創作,融入自己所抒發的靈感、意念和情趣,在畫中畫出山水風景物體的神韻,持之以恒,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。
結識張緒生先生是在多年前我們舉辦的一場書畫筆會上,有幸目睹了張緒生的精神風采!活動現場,畫家們潑墨揮毫,各自為戰,場面十分熱鬧,而張緒生先生畫的吊腳樓則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另類山水畫,作品仿佛象流水一樣,靜靜地向人們展示出細膩而深沉的意蘊。其獨特的創意、細膩的筆法,讓山含笑、水含情,讓一切物體有了鮮活的生命!
張緒生先生的山水畫,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,他畫的吊腳樓極富民族特色和感染力,“鳳凰古寨”中的吊腳樓,探出好奇的眼睛,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,并將這千年古鎮融入現代生活……古樸的黑瓦、細密的欄桿、高高的吊腳樓、紅紅的燈籠,還有那飛翔的鳥兒,灑滿古鎮的綠色……這濃濃的韻味,豐富的情感,讓人深深的沉醉其中。那山,那水,那草,那木,那一切的物體承載著畫家無限的向往和無窮的情韻,令人感嘆!
張緒生的作品深受大眾喜歡,在國內外大賽中多次獲獎,也曾多次在電視臺播出,并被國內外人士廣為收藏。
湖北電視臺“文化潮”欄目專集播出張緒生的山水畫作品,湖北畫報曾專欄出版張緒生作品介紹“意在山水間”。
其《海鷹遠眺》入選國慶五十周年美術作品展、《巫山云霧》獲蘇東坡杯佳作獎、《神農溪霧》獲晴川書畫聯誼會優秀獎、《三峽幽靜》作于維多利亞旅游船被德國女畫家青睞并收藏、《西陵峽口》被維多利亞二號旅游船收藏于迎賓廳、《瞿塘峽口》作于長江天使旅游船被美國畫家收藏、《湘西古鎮》作為首屆名家進校園作品被湖北警官學院收藏。
不久前,我們應張緒生先生之邀請,前往他的工作室參觀拜訪,有幸欣賞到張老師創作的許多國畫題材和山水畫大作,感受頗深,作品有長達八米的“長江三峽風光”,有描寫巴東風光的長卷“千年古寨”,還有“湘西風光”、“桂林山水”、“黃山云霧”……等,內容豐富,山川秀麗,江水橫流,氣勢宏偉,十分壯觀!這些作品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,是其藝術和辛勤汗水的結晶!
張老師告訴我們:這些作品都是他心中的寶貝,曾多次有人登門,要出巨資收購他的畫作,他一直都不忍割愛。年初,有一藏家看上他21幅作品,愿意以杭州的2套房子作為交換條件,也被他婉言謝絕。
張老師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為湖北的書畫作些努力,通過他的藝術和人脈,為大家搭建一個良好的藝術平臺,讓大家在一起探討交流,相互學習,不斷努力,提高藝術素養和鑒賞水平,共同為弘揚國學、弘揚荊楚文化作貢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