簽字版袁大頭市值幾十萬
越稀世越升值 簽字版袁大頭市值幾十萬
銀元起源于15世紀,始鑄于歐洲,俗稱“洋錢”“花邊錢”或“大洋”,是銀鑄幣的通稱。銀元是舶來品,它初入中國,大約是在明朝,但大量流入,則在清乾隆年間以后。市面上有像三帆銀幣、竹子銀幣、甘肅造袁大頭等一些發行較少的銀元。其中流傳最廣、影響最大、存世最多的銀幣品種可數袁世凱頭像銀幣,俗稱“袁大頭銀元”。
一提到銀元收藏,也不得不提“袁大頭”。所謂的“袁大頭銀元”是指在辛亥革命后,袁世凱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而發行的銀元貨幣,因這些銀元鑄有他的側身圖像而得名。國際金銀價位的漲跌,也刺激了傳統的收藏市場,近五年的時間,民國年間的“袁大頭”可謂漲跌不停。業內人士認為,未來“袁大頭”的收藏依然有較大的價值空間。
價格不穩收藏市場只增不減
由于收藏“袁大頭”的門檻較低,因此這個領域的火爆程度一度可與郵票市場相媲美。特別是在2005年—2011年,不斷上漲的紙幣收藏價格顯現出了超強的賺錢效應,吸引了眾多投資者投身其中?!霸箢^”也未能在本輪下跌中幸免。據山西古玩城“康園”主人老康介紹:“袁大頭”2008年初市價410元/枚,2011年最高一度被炒到880元/枚,目前已經回落到630元/枚?!皬?012年年初開始,國內的錢幣收藏市場就表現出明顯的下滑勢頭。進入2013年以后,市價徘徊在600元/枚上下,但由于它是實物貨幣,介于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,以及對歷史文化強烈的認同感,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數?!崩峡嫡f道:"袁大頭’的變現能力比較強,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。此外,對于長期投資而言,短期內的價格動蕩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,按照家庭投資比例配置,每年適當入手部分‘袁大頭’,還是很有意義的?!?/span>
市價走高還數稀世品種
在經歷了兩年前白銀價格的波動之后,今年以來,“袁大頭”的市場價格持續平穩,一些細分幣種出現了上漲的勢頭,尤其是“袁大頭”中比較稀世的品種。如面值壹圓的普通版“袁大頭”2005年的價格在60元上下,到2006年就漲到120元左右,而現在少于200元根本買不到;面值五角的“袁大頭”也由2005年的300元左右漲到了現在的500元。
我國近代的銀元有許多珍品,著名的有:廣東省造庫平壺兩壽字銀幣;陜西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銀幣;湖南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銀幣;奉天造一兩光緒元寶銀幣(光緒29年);福建官局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銀幣;中華民國21年“金本位”銀幣(三種);中華民國15年、18年孫像試鑄壹元銀幣(兩種)。這些銀元極罕見,因此價格也就水漲船高了。如甘肅省鑄造發行的標有“甘肅”字樣的“袁大頭”目前的成交價在3500元左右;鷹洋邊、T字邊、光邊邊齒的銀元現在每枚均突破了萬元大關。最珍貴和罕見的是民國三年的簽字版壹圓(袁世凱像右側刻有意大利雕刻專家魯爾治·喬治的拉丁簽名“L·GioRGi”),更是近代銀幣中不可多得的珍品,估計目前的價格在幾十萬元。
去偽存真外形重量是關鍵
據了解,民國三年“袁大頭”是民國三年鑄造的袁世凱銀元,分有不同版本,在正面的圖案是基本相同的,但是在背面的圖案和一些細節方面還是有所不同的。民國三年“袁大頭”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,上列“中華民國三年”?!澳辍弊趾鬀]有“造”字,其他年版都在“年”字后面有一“造”字。三年版“民”字中有一“點”,而其他年版民字無“點”。鑄造量較少的版別有:“O”記版、粗發版、三角圓版、開口貝版、加鑄“甘肅”兩字版、背雙星版、大胡須版、大耳朵版等。
據老康介紹,“袁大頭”有500多個版別,作為普通收藏投資者,要想在收藏“袁大頭”時達到投資增值的目的,除注意銀元的品相外,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把好質量關,把仿品拒之門外。那么,如何辨別“袁大頭”的真假呢?
首先看外形:看外形結構,真的“袁大頭”采用透打的形式,將銀元冷壓成各種文字、圖案、花紋,其色澤光鮮自然,紋飾深淺適度,邊緣線條粗細均勻,間距也疏密一致。人像、發絲、胡須、穗芒等細微之處清晰有度,很生動,如果是假的,版別的立體感較差,成像比較僵。此外,還可以通過稱重量來辨別:“袁大頭”的標準重量應該是26.6克,成色88%。正常銀元在流通過程中經過磨損,其重量也應在26克左右,這也是區分真假銀元的一個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