鎏金銅腳爐[size=large] 腳爐是冷天烘腳用的,多是用銅鑄造,這是歷經幾代人傳下來的舊物,包漿儼然,烏光锃亮,造型豐富精美,制作工藝考究。[size=large] 唐宋之際,腳爐就已很常見。北宋吳自牧的《夢梁錄》介紹汴京市面上的諸色雜貨,就有“供香餅炭墼”。炭墼是把炭的碎末和粘性泥土搗緊,做成的塊狀燃料,相當于今天的蜂窩煤,專供手爐和腳爐燃燒取暖,續溫時間長,更換方便。[size=large] 腳爐的造型可謂多姿多樣,有扁圓形、瓜棱形、八角形、方形等諸多樣式,但最常見的是狀圓而稍扁的壇形。腳爐都置有提梁,可以拎著四處行走,其設計制作也很精致,有花紋柄、扭絲柄、花籃柄、竹節柄等造型。[size=large] 此物長22cm、寬17cm、高11cm,清乾隆。造型優美,蓋子透雕為四龍探花,爐身的兩面二龍戲珠,全鎏金,紫銅。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。[size=large] (胡巧云)
[hbgwyj 于 2018/7/1 13:46:53 編輯過]